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衮衮诸公”详细解释

衮衮诸公 【gǔn gǔn zhū gōng】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aabc

# 基本释义

基本:指众多身居高位的官僚,多就其无所作为而言。

衮衮:连续不断,众多。
诸:众,许多。
公: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 例句

1、朝堂之上,衮衮诸公们大多只顾自身利益,鲜有真正为国家社稷着想的忠良之士。
2、面对外敌入侵的紧急局势,衮衮诸公们却仍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无人真正为国家安危着想。
3、在那个腐败的时代,衮衮诸公们只知道争权夺利,却对国家的危亡视而不见。

#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衮衮诸公”深深植根于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醉时歌》之中。在这首传世之作中,杜甫以一句“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描绘了鲜明的对比:权贵们身着华服,纷纷登上朝廷的高位,而广文馆博士郑虔,虽拥有深厚的学识与高尚的品德,其官职却清冷,地位显得如此卑微。 这里的“衮”指的是古代君王所穿的礼服,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杜甫用这一字,不仅描绘了权贵们的显赫身份,更在无声中讽刺了他们虽身居高位,却未能有所作为。 广文先生郑虔,虽未能在现世中获得应有的地位与财富,但其才华横溢、品德高尚,其文采足以流传百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却无法解决眼前的饥寒之苦,这无疑是对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和权力不公的有力控诉。 “衮衮诸公”这一成语,便是对这种现象的深刻总结。它不仅仅指那些人数众多却无所作为的官僚,更是对那些身居高位却未能履行其职责、未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的讽刺与批评。这一成语,凝聚了杜甫对当时社会的深切忧思,也寄托了他对后世社会的期望与警示。

# 近义词

达官贵人
王侯将相
王公大人
名公巨卿

# 反义词

芸芸众生
黎民百姓
贩夫走卒
平头百姓

# 出处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唐杜甫《醉时歌》

# 引证

1、壮年嘉誉蔼瀛州,衮衮诸公并俊游。

宋韩元吉《挽王侨卿右司词》

2、衮衮诸公名又利,谁似高标,摆却人间事。

宋廖行之《凤栖梧·寿外舅》

3、求贤大府礼优崇,刮目居然到阿蒙;衮衮诸公多伟略,不才何用滥竽充?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七·改官诗》

4、见二十年来,衮衮诸公去来我前,如野马尘埃之奔驰于窗隙也。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

5、他突然抬起头来说:“别的学校请愿,我们示威,当然要惹恼南京的衮衮诸公。”

当代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

6、衮衮诸公缀晓班,春来又见一人还。

明叶盛《送李思诚侍郎致仕》诗

7、所仗盛朝威福,和议有成,俾衰弱之躯,仔肩早卸,不为衮衮诸公所窃笑,则今日之大幸也。

清曾国荃《复郭意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