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巴蛇吞象”详细解释

巴蛇吞象 【bā shé tūn xiàng】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能吞食整个大象。

比喻:比喻人心极其贪婪。

巴蛇:古代传说中的大蛇。
吞:咽下。
象:大象。

# 例句

1、面对如此庞大的项目,他竟然想要一个人完成,未免有些巴蛇吞象了。

# 成语故事

在南海上岸的地方,流传着一种名为巴蛇的奇异生物的故事,它的身躯延绵八百尺,拥有吞噬整头大象的惊人力量。巴蛇在吞下大象,连骨头都不剩之后,需要三年的时间来消化,最终才会将骨头吐出,而这些骨头据说能够治愈腹内的疾病。屈原在《天问》中也有所提及:“巴蛇吞象,其巨无比。”以下是根据这个传说改编的故事:在密林深处,贫穷的猎人阿象偶然救了一条快要饿死的小蛇。阿象心怀慈悲,将小蛇带回家中,用心呵护。他在家中为小蛇搭建了温暖的栖息地,并寻找最合适的食物喂养它。在阿象的关爱下,小蛇日渐强壮,并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一次,阿象向小蛇倾诉自己的贫困,小蛇竟吐出了璀璨的珠宝,令阿象惊喜不已,意识到这条蛇可能是他命运转变的关键。阿象开始不断地向蛇索取财富,直至成为富翁。但是,阿象的贪婪无止境,他不断地索求更多。最终,当阿象再次提出无理的要求时,蛇目光中流露出一抹悲哀,随后张开巨口,将贪婪的阿象吞下。这个故事最终演变成了成语“人心不足蛇吞象”,用来形容那些贪得无厌的人,也作“一蛇吞象”或“巴蛇吞象”。

# 近义词

贪得无厌
贪心不足
苍蝇见血
一蛇吞象

# 反义词

知足常乐
乐天知命

# 同义异形

蛇吞象

# 出处

鲁鼠餐牛,巴蛇吞象,无端物态难穷。翻云覆雨,懒去问苍穹。

明李培《满庭芳·省悟》词

# 引证

1、此老乃知事不易谐,人难强合;巴蛇虽思吞象,彩凤岂肯随鸦?

清陈球《燕山外史》三

2、其奈将身与参较,我贱参贵愧不如。譬如巴蛇欲吞象,心非不勇口怯啮。

清袁枚《小仓山房诗集·三二·奇方伯馈人参形如小佛手》

3、巴蛇食象,三岁而出骨。

《山海经·一〇·海内南经》

4、巴蛇吞象狡兔脱,翰音登天鸣鹤悲。荧荧太白光照午,苍苍奈何氓蚩蚩。

清沈寿容《客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