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一蛇吞象”详细解释

一蛇吞象 【yī shé tūn xiàng】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一条蛇吞吃下一头大象。

比喻: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一: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蛇:爬行动物。体圆而细长,有鳞,无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捕食蛙、鼠等小动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兽类。
吞:咽下。
象:兽名。是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哺乳动物,耳朵大,鼻子长圆筒形,能蜷曲,多有一对长大的门牙伸出口外,全身的毛很稀疏,皮很厚。吃嫩叶和野菜等。现产于我国云南南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方。有的可驯养来驮运货物。

# 例句

1、那个一蛇吞象的腐败官员最终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

# 成语故事

传说古代有个穷苦的猎人阿象,他在森林里打猎时救了一条饿昏的小蛇,带回家精心饲养。小蛇慢慢长大成青蛇并通人性,经常从外面给他带回一些值钱的东西来报答。阿象一再向青蛇索取,盼望成为富翁,愤怒的青蛇便将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一口吞下。

# 近义词

巴蛇吞象
贪得无厌
欲壑难填
人心不足蛇吞象

# 反义词

知足常乐
清心寡欲

# 引证

1、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战国楚屈原《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