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画好龙身后,再给龙点上眼睛。
比喻:比喻在写作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要旨,使之更为精辟传神,生动有力。
始皇元年,骞霄国献刻玉善画工名裔…又并见宋·张画为龙凤,骞若飞;皆不可点睛,或点之,必飞走夫寄惠崔徽也。
晋王嘉《拾遗记·四·秦始皇》
1、夫一古人之书耳,有根本者下笔鉴定,则为画龙点睛,无根本者妄意标指,则为刻舟记剑。
明张鼐《读卓吾老子书述》
2、写别的文章,可以从容不迫地叙述,到适当的地方拿出一二警句,振动全段,画龙点睛。
现代老舍《戏曲语言》
3、细节是艺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在某种情况下是举足轻重的东西。它有时有陪衬,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有时具备画龙点睛,即“点题”的作用。
现代高缨《从创作实践中不断熟悉和运用艺术规律》
4、这日安太太吩咐他给岳父母顺斋,原不过说了句好好儿的弄点儿吃的,他就这等山珍海味的小题大作起来,还可以说画龙点睛;至于又无端的弄桌果酒,便觉画蛇添足,可以不必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三〇回
5、做汤的关键在于放盐,放多了咸放少了没味放得恰到好处才会味道鲜美,做汤放盐就像做文章的画龙点睛。
现代肖铁《菠菜宴》
6、最重要的是徐飞先生替我点醒了主题……这就好像画龙点睛一样,把当时的历史点活了。
现代郭沫若《孔雀胆》附录《〈孔雀胆〉的润色》
7、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
8、沈明远画鱼不点双睛。尝戏诧人曰“若点,当化龙去。”有一童子拈笔试点,沈叱之,鱼已跃去矣。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杂言上》
9、这然而一个好题目,却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
当代秦牧《车窗文学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