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诗之工者,无若三百篇,皆国人作之以刺美时政,王者采之以观风俗耳,不闻王者为诗也。后代辞人之诗,华而不实,无补于事。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八年》
1、今世人多道东汉名节无补于事。某谓三代而下,惟东汉人才,大义根于其心,不顾利害,生死不变其节,自是可保。
宋朱熹等《朱子语类》
2、凡元祐除用之人,大则投窜,小则退斥,枉损人材,无补于事。
宋毕仲游《丞相仪国韩公行状》
3、枉是送了性命,仍旧无补于事。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八一回
4、声势既张,国威自振。计不出此,而闻风谓遣,空费钱粮,无补于事。
明陈元素《古今名将传·宋孟珙》
5、命运所定,千岁纵焦劳百出,恐亦无补于事。
清吴璿《飞龙全传》四三回
6、他明知道这种消极的抵制,并无补于事,可是他到底还觉得有这么一口硬气是值得自傲的。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七六
7、岂其言皆无补于事欤!
北宋刘挚《论分析助役》
8、当时自不必分别,只益纷架,无补于事也。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五三·答胡季随》其三
9、宋承唐制,宗王襁褓,即裂土而爵之。然名存实亡,无补于事。
元脱脱、阿鲁图《宋史·宗室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