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济于事 【wú jì yú shì】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对事情没什么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比喻:比喻不起什么作用,解决不了问题。
无:没有,与“有”相对;不。
济:补益,帮助。
于:介词,对,对于。
事: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
# 例句
1、尽管他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但那些尝试都无济于事,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2、仅仅抱怨并不能无济于事,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 成语故事
在北宋时期,刘挚,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大臣,对王安石推行的免役法持有坚定的反对立场。他坚信,这项法令实质上等同于对百姓进行财富的搜刮。刘挚目睹了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沉重的税赋已经让他们的生活岌岌可危,而免役法的实施无疑是对他们雪上加霜的打击。因此,他怀着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深忧虑,撰写了一篇名为《论分析助役》的文章,呈递给皇帝,希望皇帝能够倾听百姓的呼声,为民请命。
然而,当时的朝廷环境并不理想,直言不讳的官员往往面临被贬职甚至更严厉的惩罚。在文章中,刘挚不禁发出质疑:“难道这些官员的谏言真的对国家的治理没有帮助吗?”他的这句话,深深地反映了他的担忧和无奈。
自此,“于事无补”这个成语便流传了下来,也被人们称为“无济于事”、“无益于事”或“无补于事”,用来形容那些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的行为或言论。
# 出处
岂其言皆无补于事欤!
宋刘挚《论分析助役》
# 引证
1、在学生固叨同年之惠,只恐此行无济于事,反辱了杨年兄之荐。
清张匀《玉娇梨》三
2、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无济于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
3、她明白,就是哭瞎了眼睛,对于革命,对于运涛,也无济于事。
现代梁斌《红旗谱》二一
4、天理人情,安知其无济于事耶!
明海瑞《复胡杞泉都掌科》
5、大约园中之人不久都要散的了。纵生烦恼,也无济于事。
清曹雪芹《红楼梦》七八回
6、事情可并不因我长了一两岁而容易找到。我很坚决,这并无济于事,只觉得应当如此罢了。
现代老舍《月牙儿》二五
7、到了有话非说不可的时候,说出的话才能动人。否则内容空虚,即便用了最伟大的字眼和词汇,也将无济于事,甚至越说得多,反而越糟糕。
现代邓拓《“伟大的空话”》
8、卢象升虽然判断不出三日,也就在明日,清兵就会来到,过三日百姓的增援已无济于事。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三章
9、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现当代黎汝清《冬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