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待兔守株”详细解释

待兔守株 【dài tù shǒu zhū】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比喻: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待:等待;等候。
兔:动物名。通称兔子。头部略似鼠,耳长,上唇中部裂豁,尾短而上翘,前肢较后肢短,能跑善跃。有野生,亦有家饲。肉可食,毛可以纺织,毛皮可以制衣物。
守:等待;守候。
株:露在地面上的树根、树干或树桩。

# 例句

1、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不劳而获,或是仅仅因为一次偶然的成功就放弃努力。

# 成语故事

犹“守株待兔”。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阐述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时宜,来建立适当的政策与设施。不可一味地遵循古法,认为古代圣人的政策就是好的,而不管适不适合当前社会。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宋国有个农夫,有天在耕作时,看见一只兔子跑过来。那只兔子可能太惊慌了,没注意前方,就撞上一棵树,把脖子撞断死了,农夫便不劳而获地得到那只兔子。他想以后如果都可以这样得到兔子,就不需要再辛苦耕作了。于是扔掉手中的耕具,天天守在树旁等兔子送上门来。结果从此以后再也没得到任何一只兔子,反而让自己成为全宋国的笑柄。所以,用旧法来治理国家,就像这个守兔之人,根本会徒劳无功。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守株待兔”,用来比喻拘泥守成,也用来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等著目标自己送上门来。

# 近义词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墨守成规

# 同义异形

守株待兔

# 引证

1、设使万机休罢,千圣不携,还同待兔守株,未是通方达士。

宋释语明《联灯会要·一六·福州普贤元素禅师》

2、刻舟求剑,体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宁远。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序》

3、亡羊只为多歧路,待免何须但守株。

明李开先《闲居集·四·送棋客吴橘隐兼及吴升甫》

4、待免只疑株可守,求鱼方悔木难缘。

清查慎行《敬业堂诗集·一九·再叠前韵示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