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佛教禅宗和尚接待来学的人,常用棒对着头虚击一下或大喝一声,要对方不假思索地作出反应,以考验其对佛理领悟的程度。
今义:后比喻促使人猛醒的警告。也比喻突如其来的打击。
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
1、临济义玄禅师问乐普曰:“从上来;一人行棒;一人行喝;阿那个亲?”对曰:“总不亲。”师曰:“亲处作么生?”普便喝;师便打。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2、仁人之言,亦积无限阴功,便是当头棒喝矣。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楹联剩话》
3、片时失足,后悔何及,愿以为当头棒喝也可。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
4、这声音如晴天霹雳,当头棒喝,使叛徒们心惊胆战,无地自容。
当代袁鹰《悲欢·用生命和血写成的诗》
5、那日程希明当头棒喝,未免触动了天良。
清李绿园《歧路灯》一三回
6、现在给胡先生这么当头棒喝,只好摆开梦想,摇一下头——看还在没有。
现代梁遇春《“还我头来”及其他》
7、要是当时有人给我副部长的美梦,来个当头棒喝,那么,莲莲今天肯定又是一副样子了。
当代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三章
8、终于,大家被李来中当头棒喝地唤醒。
当代鲍昌《庚子风云》第二部第一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