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如炬 【mù guāng rú jù】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眼光亮得像火炬。形容发怒时的神色。亦形容眼光明亮有神。
古义:原形容眼冒怒火气势很盛的样子。
今义:后用来形容看事明白透彻,眼光远大。
目:表示眼睛或看。
光:表示光线、明亮或荣誉。
如:表示像、如同。
炬:表示火把、火炬,这里用来比喻目光明亮、锐利。
# 例句
1、他虽然老了,仍旧目光如炬,少有人能骗得了他!
2、这位老人家虽然头发斑白,但目光如炬,十分有精神!
3、他的目光如炬,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4、这位领导者的目光如炬,能够洞察市场趋势,做出明智的决策。
5、在昏暗的灯光下,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一切黑暗。
#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宋国有位名将叫檀道济。他智勇双全,随宋武帝刘裕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不久升迁为司空。檀道济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老百姓尊敬他,敌国惧怕他。宋文帝刘义隆见他威信越来越高,便产生了嫉妒心,后来找了个借口,把他杀了。当檀道济见到宫差奉了皇帝的命令前来逮捕他时,气愤极了,两个眼珠睁得圆圆的,象火炬一样放射着光芒。他命人拿来酒,一口气喝了一斛,扯下头巾扔在地上,大声喊道:“你们这是自毁万里长城啊!”
# 引证
1、宪辞色不挠,固自陈说。帝使于智对宪,宪目光如炬,与智对质。
唐令狐德棻《周书·齐炀王宪传》
2、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脱帻投地。
北宋司马迁《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三年》
3、中间坐着一位神道……目光如炬。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4、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
唐李延寿等《南史·檀道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