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不识大体”详细解释

不识大体 【bù shí dà tǐ】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动宾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不识:不知道,不认识。
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

# 例句

1、他的行为过于自私,不顾团队的整体利益,真是不识大体
2、在处理家庭矛盾时,他总是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识大体,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 近义词

鼠目寸光
目光如豆
不知大体
小廉曲谨

# 反义词

高瞻远瞩
目光如炬

# 同义异形

不知大体

# 出处

非有大材深智,则不能见其大体。大体者,皆是当之事也……如无大材,则虽威权如王翁,察慧如公孙龙……及博见多闻,书至万篇,为儒教授数百千人,只益不知大体焉。

汉桓谭《新论· 上·言体》

# 引证

1、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而不知大体。

西汉贾谊《上疏 陈政事(治安策)》

2、臣愚浅,不识大体。

晋袁宏《后汉纪·十五年二月庚子》

3、(义宣)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

南朝沈约等《宋书·刘义宣传》

4、不过也还有最可怜的“走私”者,那就是一些不识大体、不知爱国的小贩……绕过关卡,好容易来到城市,博取蝇头之利。

现代茅盾《旅途见闻》

5、一些不识大体的人,在碑石廊柱或古建筑上胡刻乱划,抒情表态。

当代佚名《旅游》创刊号

6、秦汉皆有税算以赡军,求礼不识大体,妄有争议。

唐刘肃《大唐新语·公直》

7、夏四月壬戌朔,直隶总督方观承劾奏巡检张若瀛擅责内监僧人,上斥为不识大体,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

近代赵尔巽等《清史稿·高宗纪三》

8、即使具奏不及,也应该请内大臣面奏明白,这样,才叫作识大体。端午桥之所以弄到不识大体,大约就在过于趋新!

现代李劼人《大波》一部一章

9、赐为人颇和厚,然不识大体,帝意轻之。

清张廷玉等《明史·郑赐传》

10、党内仅有一些委琐不识大体、没有远大见解、没有能力的领袖和干部也是不行的。

现代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