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正本 【qīng yuán zhèng běn】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
比喻: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例句
1、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政府决定清源正本,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 成语故事
汉代史学家班固在审视当时的法律体制时,发现了显著的缺陷。他批评刑罚的尺度失衡,重刑过重,造成无辜生命被轻易剥夺,而轻刑过轻,又无法对犯罪者形成足够的震慑,从而无法有效遏制犯罪行为的蔓延。这种不平衡的刑罚制度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即使是对于轻微的犯罪行为,也无法给予恰当的惩罚。而官员们为了树立权威,常常选择严厉地惩治大盗,但这种做法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动荡的问题。
班固认为,除了社会上普遍缺乏礼乐教养的熏陶之外,刑法制度的不合理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因此,他在《汉书·刑法志》中提出,应当从源头上开始清理,彻底整顿现有的刑法体系,即重新审查和修订法律条文,通过精简和调整法律章节,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适度性,以此来达到社会的真正稳定与和谐。
这一观点后来形成了成语“正本清源”,也常被称为“清源正本”或“端本清源”,用来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彻底的改革和修正,以达到治本的目的。
# 出处
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
东汉班固等《汉书·刑法志》
# 引证
1、惟欲清源正本,还应谴及牛李二人。
近代蔡东藩《唐史演义》第八十六回
2、清源正本肃流毒,诬古诬今要扫光。
当代佚名《诗刊》197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