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矫枉过正”详细解释

矫枉过正 【jiǎo wǎng guò zhèng】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比喻:比喻纠正事物的偏失、错误过了限度,会陷入另一种偏失或错误之中。

古义:原指矫正弯曲的竹木,须趁其有一定湿度时用微火烘烤,然后放在架子上弯至超过了直的限度,不然还是不直。用之于社会,表示纠正某种偏差、失误须采取偏激的做法才能立见成效。

过:超出。
正:不偏斜,与“歪”相对。

# 例句

1、在调整市场经济秩序时,政府应该保持适度,避免矫枉过正,以免对市场造成不必要的冲击。

# 成语故事

据《后汉书·仲长统传》载:东汉灵帝时,高平有个著名的读书人,名叫促长统。他从小好学,博览群书,最擅长文章词令,才二十余岁就在青、徐、并、冀诸州间游历,非常了解汉王朝的得失,曾写了几篇议论时事的文章献给灵帝。在其中一篇《理乱篇》中曾提到汉末政治动乱的原因和后来人们拨乱反正的做法。他说:后代的帝王有的很愚蠢,看见国内没有人反对他,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将一切治理国家的功绩归于自己,以为无人可以将他推翻,于是,君主与臣下一起胡作非为。在宫内,沉湎于女色,在外整天驰骋于围猎场上。不理政事,不管人民的死活,有才能的人不用,亲信的尽是些阿谀奉承之辈,受到尊宠的全是皇后、妃子、姬妾的家人。这就像叫饿狼看守厨房、饿虎管理猪圈一样,百姓的骨髓被吸尽了,怨声载道,整个国家都处在纷乱不安之中,其他异族也乘机来犯,结果是土崩瓦解,一朝覆亡。

# 近义词

过为已甚
过犹不及
有过之而无不及
矫枉过直

# 反义词

恰如其分
适可而止
恰到好处
差之千里

# 同义异形

矫枉过直
矫枉过中
纠枉过正

# 出处

矫者不过其正,弗能直。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

# 引证

1、也许上够了演讲和宣传的当,现代人矫枉过正,以为只有不说话的开口准说真话。

现代钱钟书《围城》六

2、你回头是岸,纠正起来是极快的,只是别矫枉过正,往另一极端摇摆过去就好了。

当代傅雷《傅雷家书·1961年8月1日》

3、逮至清世,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

南朝梁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

4、避讳过甚,父名怿,母名恭心,并不得犯焉,时咸谓矫枉过正。

唐李大师、李延寿《南史·王琨传》

5、他见制台是如此举动,越发懊悔他自己的从前所为,只因矫枉过正,就不免闹出笑话来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五四回

6、社会科学的钻研使他矫枉过正的排斥一切同爱情有关的诗的情绪。

现当代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四章

7、反诸宏博,君之力焉;矫枉过正,文之权也。

唐杨炯《杨炯集三·王勃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