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出语伤人,使人难以忍受。
古义:原指说话刺人,使人难堪。
今义:后也用来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桓南郡(玄)与殷荆州(仲堪)语次(作危语)……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诸子集成》本
1、卫(夫人)有一弟子王逸少(羲之),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晋卫铄《与释某书》
2、陆放翁诗,本于茶山(曾几),故赵仲白题曾文清公诗集云:“清于月出初三夜,淡似汤烹第一泉,咄咄逼人门弟子,剑南已见一灯传。”剑南,谓放翁也。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九
3、我毫无思想准备,觉得这些学生记者比成年记者更厉害,他们没有顾虑,咄咄逼人。
当代蒋子龙《女儿的琴声》
4、时论咄咄逼人,一身利害不足言,政恐坑焚之祸,遂及吾党耳。
南宋朱熹《答方宾生书》十四
5、书中攻击杨朱、墨翟两派,辞锋咄咄逼人。
现代朱自清《经典常谈》七
6、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王羲之),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笔势洞精,字体遒媚。
晋卫铄《与释某书》
7、“金鹊泉”喜于画,尝寓吴门缪松心进士家。松心精于赏鉴,家藏李营丘江南半幅及诸元明人画极多,皆命临摹,咄咄逼人,亦奇士也。
清钱泳《履园丛话·画学下·画中人》
8、吴佩孚恃着直皖战争之功,意气骄盈,咄咄逼人。
现代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七章
9、像尚牧夫,先前根本就不在视线之内,却一下冒出来,且咄咄逼人。
当代陈世旭《马车》二
10、孝廉见其诗有鬼气,咄咄逼人,不禁变色而起。
清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田凤翘》
11、墩子忽然觉得自己打错了主意,很是惶然,不敢看师长咄咄逼人的目光,垂下了头。
当代贺绪林《昨夜风雨》四五
12、读子卿拟古乐府数篇,风气日上,咄咄逼人。
明陈谟《书刘子卿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