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兴师问罪”详细解释

兴师问罪 【xīng shī wèn zuì】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连动(目的)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比喻:比喻发动众人上门严厉责问。

今义:后泛指发动群众斥责对方。

兴师:举兵。
问: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
罪: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

# 易错

“兴”此处不读xìng。

# 提示

含惊惧意。

# 例句

1、当发现公司财务出现巨大漏洞时,董事长决定亲自兴师问罪,查明真相。
2、得知公司遭受了恶意攻击,总经理决定兴师问罪,找出背后的始作俑者。
3、警察接到报案后,立即兴师问罪,前往现场调查这起盗窃案件。

# 近义词

大动干戈
吊民伐罪
声罪致讨
兴师见罪
大张挞伐

# 反义词

负荆请罪
握手言和
登门谢罪

# 同义异形

兴师见罪

# 出处

阿姹又诉于归义,兴师问罪。

唐樊绰《蛮书·名类》

# 引证

1、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

2、上疏论西夏强臣争权,不宜加以爵命,当兴师问罪,因及文彦博,左迁监登闻鼓院。

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卷三四七·张舜民列传》

3、宋人羁留我使,宜兴师问罪。

明宋濂等《元史·郭侃传》

4、她准备好,假若跑堂的出口不逊,她会马上去找开会的工人代表们,来兴师问罪。

现代老舍《大地的女儿》

5、汝等立我为主,倘兄与叔兴兵问罪,如何解释?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四〇回

6、设一旦朝廷分召各路诸侯,兴师问罪,旌旗遍野,大兵云集,并力进攻,吾恐此城虽固若金汤,亦不足与各路勤王之师以相抗。

清唐云洲《七剑十三侠》一二九回

7、在别人的家里,他兴师问罪似的样子,顿时显得很无礼,很可笑,甚至,很讨厌。

当代梁晓声《沉默权》

8、必若虐暴边隅,须申致寇之略;如其毒痛于下,方兴问罪之师。

唐杨若虚《应知合孙吴运筹决胜科对策》(《全唐文》二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