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子静终不谓然,而其后子寿遂服,以书来谢,至有负荆请罪之语。
南宋朱熹《答叶味道书》之二
2、不过,有言在先,我老雷可不是来负荆请罪的!
当代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十四
3、追悔无由,不免放效廉颇。专专负荆谢罪,望吾师、痛挞则个。
金马钰《满庭芳·谢咸阳王法师》词
4、兼使人徐筠等进贡之时,礼仪有失,尚蒙赦宥,未置典刑,敢不投杖责躬,负荆请罪。
北宋薛居正、卢多逊等《旧五代史·世袭传·钱镠》
5、老丞相,是李圭不是,今来负荆请罪。
元王实甫《丽春堂》四折
6、倘使他到兄弟这里,兄弟自当力为排解,叫他到贵署去负荆请罪。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七二回
7、我们是做生意的,讲的就是一个信用和情意!这两条都不讲了,都没有了,我这个书记还不该亲自登门,负荆请罪?
当代刘玉民《骚动之秋》五章
8、他想向曾国藩负荆请罪,又怕昔日同窗不容他,便托李鸿章去试探下。
当代唐浩明《曾国藩·野焚》第二章
9、他深知自己对不起振英,想“负荆请罪”,恳求谅解,和好如初。
当代佚名《中国妇女》198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