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疾言遽色”详细解释

疾言遽色 【jí yán jù sè】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疾言:说话急躁。
遽:急躁。
色:神色,表情。

# 例句

1、他总是疾言遽色地批评别人,这使得他在团队中的人际关系并不融洽。
2、面对学生的错误,老师没有疾言遽色地批评,而是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3、在那次激烈的辩论中,双方代表都疾言遽色,试图说服对方。

# 成语故事

刘宽是后汉时华阴人,在汉桓帝时,拜为尚书令,后调任南阳太守。他主持三个郡的政事,总是以宽恕待人,态度极为温和,处事以仁慈为本,确实是封建时代为老百姓所赞誉的父母官。老百姓有了过失,犯了罪,能轻判总是从轻处治。他对有过失的人, 经常是用香蒲编的鞭子扬打而已。他这样做, 目的在于使有过失的人自己感到惭愧,望其改过自新。他在任职期间, 公务事是很繁忙的,但是,再忙也没有对人粗声粗气地说话,没有用粗暴急躁的态度对待过人。

# 近义词

疾言厉色
疾言倨色
正颜厉色
和颜悦色
正言厉色
巧言令色
疾言怒色

# 反义词

心平气和
和颜悦色
巧言令色
和颜说色

# 同义异形

疾言厉色
疾言倨色

# 出处

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宽传》

# 引证

1、吾母生而静正,诚意盎然,终身无疾言遽色。

清方苞《先母行略》

2、望之枵然,如槁木之枝;而即之温然,虽当仓卒,不见其有疾言遽色。人或犯之,未尝校也。

宋朱熹《籍溪先生胡公行状》

3、襄公把个盟主捏在掌中,临时变卦,如何不恼。包着一肚子气,不免疾言遽色。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三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