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不辨菽麦”详细解释

不辨菽麦 【bù biàn shū mài】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动宾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

古义:原形容愚昧无知。

今义:今亦指脱离生产实践,缺乏实际知识。

不:表示否定的意义。
辩:辨别。
菽:豆类。
麦:谷类作物,分大麦、小麦、燕麦等多种,籽实磨面供食用。通常专指小麦。

# 例句

1、他在农村长大,却对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一无所知,简直是不辨菽麦
2、尽管他自诩为农业专家,但在面对实际种植问题时,却表现得如此不辨菽麦,让人大失所望。
3、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有些人却对基本的农作物常识一无所知,简直是不辨菽麦

#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 晋国上层贵族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十分激烈。栾书、中行偃等人对晋厉公偏信胥童, 大为不满。为了夺权, 他们首先杀了胥童, 随即又把晋厉公杀了, 另立晋襄公的曾孙周子为国君。周子时年仅十四岁, 朝廷大权实际上落在栾书和中行偃的手里。他们为了遮人耳目, 就大肆宣扬周子特别聪明能干, 并且说:”周子虽有哥哥, 但是十分愚笨, 连豆子和麦子也分不清, 所以不能当国君。”以此来证明他们立周子为国君是无可非议的。

# 近义词

五谷不分
愚昧无知
目不识丁

# 反义词

冰雪聪明
绝顶聪明
见多识广
博学多才
学富五车

# 同义异形

智昏菽麦

# 出处

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八年》

# 引证

1、士不遇患难,智虑何由全?……苟不辨菽麦,何足揽大权?

明杨基《感怀十二首》诗之一

2、庸俗之夫,暗于别物,不分朱紫,不辨菽麦。

晋葛洪《抱朴子·穷达》

3、出言辄周孔,而不辨菽麦。

宋吕本中《客居书怀奉寄介然若谷才仲兼简信民》诗

4、夫饭不可却也,今天下有至愚不辨菽麦者,然未尝却饭也。

明祝允明《与都穆论却饭书》

5、最近,读了新发表的一些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颇为欣赏,确有佳作。但也有个别作品的个别情节,虚构失真,不辨菽麦,与历史生活面貌大相径庭。

当代王西林《虚构失真,不辨菽麦》

6、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

现代郭沫若《银杏》

7、他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当然不辨菽麦,不知民间稼穑的劳苦。

当代何满子《为晋惠帝一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