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坐而论道”详细解释

坐而论道 【zuò ér lùn dào】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承接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无固定职守的大臣,专门陪侍君主谋虑国事、议论政令。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今义:后指坐下来谈论各项事理。亦指脱离实际,空谈大道理。

坐: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
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论道:谋虑治国的政令。

# 例句

1、那种坐而论道 、光说不练的做法,是无济于事的。

#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他与季康子是不相为谋。于是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用自己观点撰写《春秋》,同时又开坛讲学,与弟子们坐而论道,一时弟子达3000人。

# 近义词

纸上谈兵
徒托空言
夸夸其谈

# 反义词

坐言起行
身体力行
事必躬亲

# 出处

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西周周公旦《周礼·冬官·考工记》

# 引证

1、(司空陈群又荐宁曰)昔司空荀爽,家拜光禄,先儒郑玄,即授司农,若加备礼,庶必可致。至延西序,坐而论道,必能昭明古今,有益大化。

晋傅玄《傅子》

2、古之三公,坐而论道,内职大臣,纳言补阙,无善不纪,无过不举。

西晋陈寿《三国志·杜恕传》一六

3、自唐以来,大臣见君则列坐殿上,然后议所进呈事,盖坐而论道之义。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

4、你若要我替你抬重物,我自然不行;至若坐而论道,那我比姜太公还年轻的多呢!

近现代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二章

5、我们就是要提倡这种领导者到基层去解决问题的作风,而反对坐而论道的不良习气。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81.2.24

6、臣又闻:坐而论道,三公之任也;作而行之,卿大夫之职也。

唐白居易《策林》三

7、古之师臣,亦止坐而论道,未尝尊以南面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八八回

8、他们,大都是章太炎、刘师培一派的党徒,只是做做文章,坐而论道的角色。

现代李劼人《暴风雨前》三部四

9、大局并无问题,张宗昌如果得胜,执政府可以坐而论道。

当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胡适来往书信选·陈伯庄致胡适》

10、他们在四化建设中不是坐而论道,而是把自己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满腔热忱转化为实际行动。

当代佚名《光明日报》19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