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以讹传讹”详细解释

以讹传讹 【yǐ é chuán é】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目的 组合abcb

# 基本释义

基本: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又错误地传开去。结果越传越错。

以:用;使用。
讹:谣言;邪说;蛊惑人心的话。
传讹:传闻非实。

# 易错

注意"讹"读é。

# 例句

1、听说某个地方发现了神秘生物,经过人们的以讹传讹,竟然有人说亲眼见到了外星人。
2、原本只是一个小村庄的庆祝活动,经过以讹传讹,据说有数万人前来参加,但实际上只有几千人。

# 成语故事

“以讹传讹”表示把本来不正确的话又妄传开去。 此典出自《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些来以愚人。” 一天,李纨、湘云、宝钗、宝琴、黛玉、宝玉等一起做灯谜儿玩耍。李纨先说道:“我编了个《四书》上的,即‘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大家来猜一猜。”黛玉笑道:“我猜吧。是不是‘虽善无征’?”众人都笑着说猜对了。李纨又说道:“纹儿编了一个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探春笑笑说:“是山涛吧?”李纨说:“猜得对。”宝钗听了后说道:“这些虽然很好,但不大合老太太的心意,不如作些浅显的,雅俗共赏才好。”湘云想了一想,笑道:“我编了一支‘点绛唇’,真个是俗物,你们猜猜。”说着,便念道:“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众人都疑惑不解。宝玉想了半天说:“必定是耍猴儿了。”湘云笑道:“正是这个。”众人问:“那末一句怎么解释?”湘云回答说:“猴儿不是剁了尾巴么?”众人都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李纨说:“昨天听薛姨妈说宝琴妹妹见的世面多,走的道路又远,诗又做得好,请她编几个谜语儿让大家猜猜怎么样。”过了一会儿,宝琴笑笑说:“我走的地方是很多,现挑了其中十个古迹,作了十首怀古诗,每首诗均暗隐俗物一件,请姐姐们猜一猜。”宝琴把诗写出来后,大家相互传看。看完后,个个都称奇道妙。宝钗道:“这十首诗,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两首却无从考查,是不是可以另做两首。”黛玉马上接口道:“后两首诗史鉴上无据何妨?宝姐姐太胶柱鼓瑟了。”李纨也接着说:“这两件事无从考查也无所谓的,古往今来,以讹传讹者甚多,只管留着好了。”对后两首所隐之物,大家猜了半天都没有猜着。

# 近义词

道听途说
耳食之言
谬种流传
三人成虎
齐东野语

# 反义词

话不虚传
言之凿凿
言之有据
一脉相承
衣钵相传

# 同义异形

讹以传讹

# 出处

述词之人,若只依旧本之不可歌者,一字填一字,而不知以讹传讹,徒费思索。

宋王柏《词源·音谱》

# 引证

1、市民以讹传讹,自相惊扰。

现代鲁迅《三闲集·太平歌诀》

2、因为他们甘心帮助清廷,就称清帮,后来以讹传讹,却变成青帮了。

当代唐人《金陵春梦》第一集第一二回

3、越灭吴,子孙以国为氏,今吴中吴氏甚多。而语音呼鱼为吴,卒以横山下古吴城为鱼城。方言以讹传讹,有如是者。

元高德基《平江记事》

4、他这单子我们猜的究竟不知可是,倘或不是也说是的,将来倒弄的以讹传讹,这又何必。

清李汝珍《镜花缘》八一回

5、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些古迹来以惑愚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6、宋时安得有传奇?或当时侂胄之党有为此语者,流传人世,以讹传讹,紊谬如是也。

清周亮工《书影》卷四

7、我发觉有两处不妥当的地方,须得由我自己来改正,免得以讹传讹。

现代郭沫若《坐地巡天及其他》

8、述词之人,若只依旧本之不可歌者,一字填一字,而不知以讹传讹,徒费思索。当以可歌者为工,虽有小疵,亦庶几耳。

宋张炎《词源·下·音谱》

9、世上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讹传讹。

宋俞琰《席上腐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