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抱火厝薪”详细解释

抱火厝薪 【bào huǒ cuò xīn】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把火放在柴草堆下面,人睡在柴草堆上。

比喻:比喻处置问题方法愚蠢错误,埋下事故隐患。

抱:用手臂围住。
火: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厝:存放,安置。
薪:柴草。

# 例句

1、短期刺激政策,无异于抱火厝薪,隐患重重。
2、环保表面功夫,抱火厝薪,生态难保。

# 成语故事

汉文帝统治时期,贾谊,作为梁怀王的太傅,独具慧眼地洞察到了当时社会表面上的平静之下暗藏着的诸多危机。基于深刻的现实认识,他将这些担忧和思考以奏章的形式呈递给了汉文帝。在奏章中,贾谊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当时的形势:“犹如将火种置于堆积如山的柴草之下,而人却安然地躺在柴堆之上酣睡。”这暗指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已积累至危险的境地,但当局却对此毫无警觉。贾谊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自汉朝建立以来,大规模的分封制度使得众多皇族子弟成为手握重权的王侯,他们的封国势力日益膨胀,已经对中央朝廷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贾谊深刻分析了这些情况,明确指出诸侯国与中央朝廷之间的矛盾已经难以调和,若不及时采取行动,后果将不堪设想。汉文帝深感贾谊的担忧有理有据,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将封地面积最为庞大的齐国、淮南国分割成数个小国。这一举措标志着汉朝开始着手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的稳固。 成语“抱火厝薪”由此而来,用以形象地描述那些看似平静却暗藏巨大危险的情况。这一成语也可以表达为“厝火积薪”、“厝薪于火”或“积薪厝火”。

# 近义词

厝火积薪

# 同义异形

厝火积薪
厝薪于火
积薪厝火

# 出处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东汉班固等《汉书·贾谊传》

# 引证

1、汉文之世,九州晏然,贾谊独以为如抱火厝于积薪之下而寝其上。

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世祖武皇帝泰始三年》

2、艰危至此,而庙堂不思变计,抱火厝薪,可得久乎!

明王锡爵《与顾冲庵巡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