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吓猴 【shā jī xià hóu】
褒贬贬义
结构目的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杀鸡给猴子看。
比喻:比喻惩罚一个人来警告其他人。
杀: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弄死。
鸡: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
吓:恐吓,使害怕。
猴: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外形略像人,身上有毛,多为灰色或褐色,有尾巴,行动灵活,好群居,口腔有储存食物的颊囊,吃果实、野菜、鸟卵和昆虫等。通称猴子。
# 例句
1、老板为了整顿公司的纪律,决定杀鸡吓猴,对那个迟到的员工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 成语故事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只经过训练会耍戏的猴子, 特别机灵, 一听到锣鼓声就跳舞演戏, 玩耍各种引人发笑的游戏。可是, 自从换了主人以后, 它不听新主人的指挥, 任你锣鼓敲得多响多急, 它眨巴着眼睛, 不予理睬。新主人为了使猴子听从自己的指挥, 想了一个办法。他抓来一只公鸡放在猴子面前, 然后敲起锣鼓, 要公鸡演戏。公鸡自然不会演戏, 吓得伏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于是, 新主人抽出雪亮的钢刀, 一下就把公鸡宰了。猴子看到公鸡被宰吓坏了。新主人又敲起了锣鼓, 这回猴子乖乖的开始表演了, 且不敢有半点调皮。
# 出处
俗话说的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
# 引证
1、光绪因朝廷守旧大臣抗拒他的命令,百般阻挠新政,正在气头上,便采取“杀鸡吓猴”的手段,传旨革去文悌的御史之职。
现当代陶菊隐《袁世凯演义》第二回
2、杨嗣昌对这事不仅顿生兔死狐悲之感,而且也猜到皇上有杀鸡吓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没有做声。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二一章
3、还不明显吗?软禁在此,既可继续盗用我的名义,又可杀鸡吓猴。
当代王火《战争和人》(二)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