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杀鸡骇猴”详细解释

杀鸡骇猴 【shā jī hài hóu】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

比喻: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

杀: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弄死。
鸡: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
骇:恐吓,使害怕。
猴: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外形略像人,身上有毛,多为灰色或褐色,有尾巴,行动灵活,好群居,口腔有储存食物的颊囊,吃果实、野菜、鸟卵和昆虫等。通称猴子。

# 例句

1、老板为了整顿公司的纪律,决定采取杀鸡骇猴的策略,严惩一个违规的员工,以儆效尤。

# 成语故事

从前一个耍猴人买了一只不听话的猴子,艺人十分生气,就到市场买来一只公鸡,对它不断敲锣打鼓,公鸡吓呆了,艺人乘机拿刀杀了公鸡,坐在一旁的猴子也吓坏了,从此只要艺人说什么或敲锣打鼓,猴子就会毫不含糊地执行艺人的指令。

# 近义词

杀一儆百
以儆效尤
杀鸡吓猴
杀鸡儆猴

# 反义词

赏一劝百

# 同义异形

杀鸡吓猴

# 出处

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

# 引证

1、光绪因朝廷守旧大臣抗拒他的命令,百般阻挠新政,正在气头上,便采取“杀鸡吓猴”的手段,传旨革去文悌的御史之职。

当代陶菊隐《袁世凯演义》第二回

2、这种杀鸡骇猴的手法正是西太后的惯技。

当代孙孝恩,丁琪《光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