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鞭长莫及”详细解释

鞭长莫及 【biān cháng mò jí】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紧缩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鞭子虽然长,但不应该打到马腹上。

比喻:比喻力量达不到。

鞭:鞭子。
长:两端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
莫:不。
及:达到,够得上。

# 例句

1、尽管我们有心想要帮助远方的朋友,但无奈鞭长莫及,只能寄去一份祝福。
2、由于地理位置的遥远,对于那里的灾情,我们感到鞭长莫及,无法及时提供援助。

#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十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春秋时期,楚国出兵去打宋国。宋王派人到晋国去见晋侯,把宋国面临的危险告诉给了晋侯,并且请求他出兵帮助宋国抵抗楚国。晋侯听了,便想一下子答应他。   晋国的大臣伯宗知道了这件事,连忙去见晋侯,对他说:“你答应出兵去救助宋国,在道义上说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从当前面临的局势看来,我认为是不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人曾经这么说过,鞭子虽长,打不到马腹,现在楚国正强盛,不应该和它争斗。晋国虽然也很强,但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那又何苦呢?为什么不看看形势,而违反它呢?”   晋侯听了,他觉得伯宗的话说得十分有道理,便婉言拒绝了宋国的请求。

# 近义词

力不从心
力所不及
力有未逮
无能为力
爱莫能助
望洋兴叹
触不可及
鞭不及腹
鞭长不及
鞭长不及马腹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反义词

力所能及
如臂使指
胜任愉快

# 同义异形

鞭长不及
鞭不及腹
马腹逃鞭

# 出处

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

# 引证

1、况且又有家事在心,鞭长莫及,不免有些闷闷。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〇回

2、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鞭长莫及,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五十四回

3、贵族子弟远在异乡,家长试图控制约束,惜鞭长莫及。

现代阎照样《英国贵族史》

4、若夫专制之国,虽有一二圣君贤相,徇公废私,为国民全体谋利益,而一国之大,鞭长莫及,其泽之真能遍逮者,固已稀矣。

近代梁启超《论进步》

5、波斯东忧突厥,西逼大食,几乎不能自存,幸亏突厥为唐所灭,东顾少纾,只西境仍时虞侵扰,乃遣使入贡唐廷,求唐保护。唐廷因鞭长莫及,虚与委蛇。

近代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二九回

6、若不早为制伏,迟则生变,到了这个地步,只怕鞭长莫及了。

清佚名《呼家将》九

7、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清昭梿《啸亭杂录·续三·魏柏乡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