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行若狗彘”详细解释

行若狗彘 【xíng ruò gǒu zhì】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

行:实做,办。
若:如同,像。
狗彘:犬与猪。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

# 例句

1、他的所作所为简直行若狗彘,连最基本的良知和人性都丧失了。

# 成语故事

有一天,子夏的学生文子问墨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还有和人家争斗的事吗?”因为墨子的主张是“非攻”。墨子回答说:“没有”。文子当然不同意他的说法,因为他的老师是孔子的学生,听了墨子的回答,就反问说:“猪与猪还有争斗,人与人怎么能没有争斗呢?”墨子听了,对儒家学说抱着一种蔑视的态度说:“这太叫人痛心了,说的满口是商汤、周文王,可做的却同猪一样,这真叫人痛心啊!”

# 近义词

狗彘不如
衣冠禽兽
衣冠枭獍
行同狗彘
行同犬彘
行如禽兽

# 反义词

冰清玉洁
高山景行
高风亮节
高风峻节

# 同义异形

行同狗彘
行若狗彘
行如禽兽

# 出处

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战国墨子《墨子·耕柱》

# 引证

1、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西汉贾谊《论治安策》

2、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然也。

明李贽《三教归儒说》

3、齐桓之行若狗彘, 管仲不羞而相之, 其志盖以非桓公,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

清王凤洲《纲鉴会𥲻·孝献帝纪辛卯十六年》

4、臣光曰:……齐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盖以非桓公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

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七年》

5、此说一行,则国无守臣,人无植节,反颜事仇,行若狗彘而不之愧也。

清顾炎武《日知录·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