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躲藏起来,不让世人知道自己的行踪;隐匿才华,使自己无声无誉。
比喻:比喻不显露锋芒和才能。
彭越观时,弢迹匿光。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
1、释僧同,韬光晦迹,人莫能知,居寒山。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六五六
2、果为隐者,方韬光晦迹之不暇,安得知名?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3、粤若高祖文皇帝,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韬神晦迹则紫气腾天。
唐魏征《隋书·薛道衡传》
4、这四句诗,单说着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异宝,良金美玉,藏于泥土之中;一旦出世,遇良工匠,切磋琢磨,方始成器。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四〇
5、我和你韬光晦迹老山中,煞强如齐家治国平天下。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
6、韬光晦迹闲居,箪食壶浆,瓮牖桑枢。
元汪元亨《折桂令·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