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褒贬贬义
结构连动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大为震惊,以至于脸色都变了。形容非常惊恐。
大惊: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
失色:脸色变得苍白,失去本色。
# 例句
1、当他听到自己得了癌症的消息时,顿时大惊失色,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2、看见那辆失控的汽车冲向人群,众人皆大惊失色,纷纷四处逃散。
# 成语故事
公元前七十四年,汉昭帝去世。他无子续位,辅政的大司马霍光以皇太后的诏书迎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位。谁知刘贺即位后,贪色淫乱,十分昏庸。霍光忧心如焚,便私下征求好友、大司马田延年的意见。田延年一口认定要选贤重立,霍光有点顾虑,说:“不知古时候有没有这样重立的例子?”田延年答:“伊尹辅佐殷朝时候,曾废太甲以安国家,后世称其为忠臣。将军若能这样,那就是汉朝的伊尹啊!”于是,霍光召集群臣于未央宫开会,会上,霍光揭露了昌邑王的昏庸淫乱。群臣听了个个大惊失色,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这时,田延年霍地站起,手按宝剑,慷慨陈辞道:“先帝让霍将军辅佐幼孤,如今社稷危险,如果汉家失了天下,我们有何面目见先帝于九泉之下呢?今日应快快下决定,如有不响应的,我就杀了他。”就这样,霍光与群臣联名上书皇太后,下诏废了昌邑王,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这就是汉宣帝。此后,西汉进入了中兴时期。
# 出处
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
东汉班固等《汉书·霍光传》六八
# 引证
1、西都崇德寺僧善端,酒色自恣,既病,度必死……乃然香祝之曰:“地狱若无,烟当上;有,则当下。”既炷,烟下而地裂受之,端大惊失色而逝。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四
2、曹睿览毕,大惊失色,急问群臣。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九一
3、女王闻言,大惊失色。
元末明初施耐庵《西游记》五四
4、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罗刹大惊失色。
元末明初施耐庵《西游记》第五九回
5、康明理进门一看,不禁毛骨悚然,大惊失色。
当代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三九回
6、众人见说,大惊失色,一哄而散。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7、羊统领一见之下,不觉大惊失色。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三一回
8、三娃大惊失色,不由往后退了两步,心想这人不是疯子就是魔鬼。
当代陈忠实《白鹿原》三三章
9、有人凑近一听,大惊失色:“天啊,他还要酒喝,莫非中酒魔!“
当代叶大春《三瘾录》
10、可是他一见到带枪的人就大惊失色,浑身筛糠似的哆嗦,还没有问到他,他就主动说了。
当代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第二部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