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坐着等死。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比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
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
春秋管仲《管子·参患》
1、我们若不事先准备,设法补救,不是坐以待毙吗?
现代蔡廷锴《蔡廷锴自传·倭寇侵粤,赴难受伤》
2、不仰赖银钱业的放款,就等于坐以待毙。
现代茅盾《子夜》一二
3、饥肠弗充,坐以待毙,是朝廷不惜屡济以生全之,而顾惜一济以弃绝之也。
宋真德秀《申省第四状》
4、杨志、孙安、卞祥与一千军士,马罢人困,都于树林下坐以待毙。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一〇八回
5、素臣捆在后舱本是坐以待毙,及听前边斗杀,未免痴心,侧耳细听,头舱胜负听不明白。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五二回
6、他摸了摸自己的四肢;不错,他是老了;可是,老了也得去作事,也不能坐以待毙!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七四
7、善良之民,坐而待毙。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
8、大家都感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斗争。
近现代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七
9、但如今世界止凭才貌,不足以戡平祸乱,如遇患难,此辈咬文嚼字之人,只好坐以待毙,何足为用?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六
10、城遂陷。如蛟曰:“事迫矣!坐以待毙,何益乎?”
清计六奇《明季北略·一·黎弘业和州自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