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口如悬河”详细解释

口如悬河 【kǒu rú xuán hé】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说话滔滔不绝。多指能言善辩。指说起话来像瀑布倾泻一般滔滔不绝。形容人善于辞令。

口: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像,相似,同什么一样。
悬:挂,吊在空中。
河:水道的通称。

# 例句

1、他一旦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就口如悬河,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2、在辩论赛中,他口如悬河,言辞犀利,让对手无言以对。
3、老师讲解课文时口如悬河,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

# 成语故事

“口若悬河”原作“悬河写水”。晋朝的郭象是玄学的集大成者,喜好《老》、《庄》,十分有才学,能言善辩,口齿伶俐,曾为《庄子》作注,流传于后世。在《世说新语・赏誉》中,记载一段太尉王衍对郭象的评语,他说:“郭象说话议论时,就像山上直泻而下的瀑布,源源不绝的灌注而下,好像永远不会枯竭的样子。”后来“口若悬河”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说话滔滔不绝,能言善辩。出现“口若悬河”的书证如宋・赵蕃〈赠耆英见过〉诗四首之一:“髯曾暇能过我,诵诗口若悬河。”

# 近义词

滔滔不绝
侃侃而谈
口齿伶俐
娓娓而谈
能言善辩
谈辞如云
口若悬河
口似悬河
悬河注水

# 反义词

噤若寒蝉
张口结舌
期期艾艾
沉默寡言
闭口藏舌
笨嘴拙舌
结结巴巴
拙口钝腮
拙嘴笨舌

# 同义异形

悬河注水
口似悬河

# 出处

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唐韩愈《石鼓歌》

# 引证

1、髯曾暇能过我,诵诗口若悬河。

宋赵蕃《淳熙稿·一六·赠耆英见过四首(其一)》

2、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又是本朝确切典故,不由得不信。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会校会评本四

3、济公口如悬河,笔如游龙,尽凭酒力衬出,亦是幻化真人,借此游戏,作个楔子,不可呆看作酒颠。

明香婴居士《麹头陀传》二三

4、陈宫保倒着实和秋谷谈了一回,见秋谷口如悬河的滔滔不绝,不由得心中暗暗称奇。

清张春帆《九尾龟》一六八回

5、德称口如悬河,宾主颇也得合。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