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口结舌 【zhāng kǒu jié shé】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嘴巴张开了合不上,舌头翘起来放不下。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惊愕而说不出话。
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
口: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通称嘴。
结: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
舌:舌头。
# 例句
1、面对突如其来的质问,他一时间张口结舌,无法回答。
2、她的提问如此犀利,让对手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 成语故事
《庄子·秋水》中记载:“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故事讲述了战国时名家公孙龙和魏国公子魏牟的一段对谈:公孙龙自诩通达事理,博闻善辩,无人能及,但却总觉得无法理解庄子的言论,于是询问魏牟这是否是因为自己的学识不足。魏牟直言说公孙龙见识浅薄,就像井底之蛙一样,眼界狭小,他对公孙龙说道:“你竟然妄图用观察的方式来探寻庄子言论中的奥妙,用辩论的方式来求取其中的真谛,这简直就像用竹筒去窥探高远的苍天,用锥子去测量浑厚的大地一样,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魏牟告诫公孙龙不要再去试图理解庄子的言论,以免邯郸学步,不但没有学成,反而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学问。公孙龙听了魏牟的话后,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成语“张口结舌”便源于此,指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惊愕而说不出话。
# 出处
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春秋庄子《庄子·秋水》
# 引证
1、一连两个本合投各衙门的揭帖,做的好多哩着,不紧不慢,辨得总督张口结舌回不上话来,没奈何叫他办了个军罪。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
2、公子被他问的张口结舌,面红过耳,坐在那里,只管发怔。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二十三回
3、不仅老神仙骇得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所有站在他周围的人们都骇了一跳。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二卷六章
4、一席话,说的白安张口结舌,面目变色。
清石玉昆《七侠五义》第一一回
5、那几个美国人张口结舌,窘态毕露。
现代程悦长《爷台山反击战》
6、市委书记气得张口结舌,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当代路遥《平凡的世界》(中)二章
7、可巧姐姐在村头春米,一见我,惊得张口结舌,拉我到僻静处说:“你怎么来啦?”
当代杨朔《红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