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意为同样的声音相互应和,同样的气味相互感应。
古义:本指相同的声音彼此应和,相同的气息互相融合,即同类之物相互感应吸引。
今义:指志同道合或情投意合。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西周周文王《周易·乾》
1、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
2、声气相求,函盖相合。
现代黄忠晶《清初士林逃禅现象及其文学影响研究》
3、张居正任翰林院编修,王国光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期间,两人都恃才傲物,在京城的年轻官员中都算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因此两人声气相求结为密友。
现代熊召政《张居正·水龙吟》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