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共戴天 【bù gòng dài tiān】
褒贬褒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不和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很深。
# 例句
1、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已经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2、他与那个背叛他的朋友之间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誓要一雪前耻。
# 成语故事
公元一一三八年,金国派使者要挟南宋皇帝递降书顺表。以宋高宗、秦桧为首的投降派,贪生怕死,准备降金。大臣胡铨写了《戊午上高宗封事》,表示反对。他说:“我身为枢密院编修官,誓与秦桧等人不共戴天。我衷心希望能斩下秦桧、王伦、孙近这三人的头,并将他们的头悬挂在高竿上示众。然后拘留金国使者,责问他为什么对大宋这样放涎无礼,再起兵伐金。这样,全军将士不战而勇气倍增。不这样,我只有蹈东海而死罢了,怎能跟着受屈辱的小朝廷苟安偷生呢?”
# 出处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 引证
1、报不共戴天之仇,雪振古所无之耻。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元年六月庚申》
2、我国家之于金虏,盖百世不共戴天之仇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
3、在老婆眼前又不便把大舅爷待自己的情形说出,更不敢露出忿恨之色,那心中却把大舅爷恨的犹如不共戴天一般。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十回
4、他决心要并无心事一般,倒头便睡,清晨醒来,毫不改变常态,从容地去寻找不共戴天的仇雠。
现代鲁迅《故事新编·铸剑》一
5、谁对你有仇,你就恨谁,就和他势不两立,不共戴天,非拼个你死我活不可。
现代黎汝清《万山红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