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轻描淡写”详细解释

轻描淡写 【qīng miáo dàn xiě】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古义:原指绘画时用浅淡颜色轻轻描绘。

今义:后指叙述或处理事情时着力不多,轻轻带过或不加重视。

轻:用力不猛。
描:在原来颜色淡或需要改正的地方重复地涂抹。
淡:(颜色)浅。
写:用笔在纸上或其他东西上做字。

# 例句

1、朋友问他这几天出什么事了,他却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
2、服装厂里出现了生产事故,但厂长只是轻描淡写地批评几句,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避免这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 成语故事

“轻描淡写”原作“轻描淡染”。指著力不多的描绘或叙述。见于明代祁彪佳《弄珠楼》曲的评论。祁彪佳(公元1602—1645),明末浙江山阴人,字弘吉,号虎子,是明代的戏曲理论家、剧作家。清兵入关次年杭州陷落,他开始绝食,后自沉于池中殉国。其父是一位藏书家,藏书丰富,其中尤以戏剧作品搜罗最多。祁彪佳通晓声律,善唱曲,也喜爱看戏,还以家藏的杂剧和传奇作品,撰写了杂剧剧评《远山堂剧品》和传奇剧评《远山堂曲品》,是研究明代戏剧的重要文献。祁彪佳在《远山堂曲品》中将自己所收的传奇剧目分为妙、雅、逸、艳、能、具六品,另有杂调一类,专收弋阳诸腔剧目。他在评论戏曲《弄珠楼》时,提到它的特色是著力不多的描绘和叙述手法,不让情境落于平实。后来“轻描淡写”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言论或写作时,避开关键,将重点轻轻带过。

# 近义词

不痛不痒
避重就轻
三言两语
粗枝大叶

# 反义词

大书特书
入木三分
淋漓尽致
浓墨重彩
一语道破
一语破的
刻画入微
大肆渲染
小题大做

# 出处

轻描淡染。

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能品》

# 引证

1、方才我看那些和尚,都来得不弱。那个头陀,尤其凶横异常,怎的姑娘你轻描淡写的,就断送了他?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2、臬台见他说得这等轻描淡写,更是着急。

近代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十八回

3、在第三张上找到纪事了,也只有短短的一段,轻描淡写的几笔。

现代茅盾《虹》十

4、他的作品,几乎没有暴露,即使对现实有所批评,也是轻描淡写的一提而过。

当代孙犁《阿凤散文集序》

5、为寻些材料,好发议论起见,只得查《辞源》。书里面有是有的,可不过是:“黄花冈。地名,在广东省城北门外白云山之麓……”轻描淡写,和我所知道的差不多,于我并不能有所裨益。

现代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6、祁老人不大明白孙子的心意,也不十分高兴孙子这种轻描淡写的态度。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四一

7、我并非要十分难为他,不过看见新衙门判得太轻描淡写了,有意和他作难;谁知他是个脓包,这一点他就担不起了。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二五回

8、正中词难学,在其轻描淡写不用力处。一着浓缛字面,即失却《阳春》本色。

近代蔡嵩云《柯亭词论·正中词难学在不用力处》(《词话丛编》4910)

9、而对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十分轻描淡写的叙述,岂不同样的是“注视一木而忘却全林”么!

现代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五

10、叙事也许不真不详,望你们体谅我是初愈时的心思和精神,没有轻描淡写的力量。

现代冰心《寄小读者》十八

11、他的回答很简单,既不夸大,也非故意轻描淡写。

现代茅盾《脱险杂记》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