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东涂西抹”详细解释

东涂西抹 【dōng tú xī mǒ】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胡写乱涂;轻率下笔。谓妇女用脂粉打扮。

比喻:比喻随意下笔作文、画画等。多用作自谦之辞。

古义:原指妇女涂脂抹粉,着意装饰。

今义:后用为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

东: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
涂:用笔抹上或抹去。
西: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跟“东”相对)。
抹:涂抹。

# 例句

1、我的画技并不高超,只是东涂西抹,自娱自乐罢了。
2、孩子们在墙上东涂西抹,把原本干净的墙面弄得乱七八糟。

# 成语故事

“东涂西抹”原指用妇女妆饰打扮作比方,说明自己年轻时也曾取得功名。后来,表示写作、书法、绘画等功力不深,到处随意写画。也可以用它批评别人的创作态度不严肃,草草成篇。 此典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报道莫乞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五代人薛逢,曾在朝中任秘书监,晚年失意,官运不好。他曾骑一匹瘦马上朝,正好赶上新考取的进士看完皇榜,排着队伍往前走,前呼后拥有数十人。前导的人见薛逢的随从很少,又骑着一匹瘦马,就有点鄙视他,于是吆喝薛逢“快给新进士让路!”薛逢微微一笑,派出一个仆人上前说:“你鸣锣开道好了,却不要露出一副贫而暴富的面孔。看起来,你并没有脱掉寒碜的样子。打个比方说给你听:如果我是个老婆婆,不招你疼爱;可是在年方二八年之少时,也曾涂脂抹粉,装扮得花枝招展呢。”

# 近义词

信笔涂鸦
擦脂抹粉
东抹西涂
搽脂抹粉

# 反义词

惜墨如金
字斟句酌
一丝不苟

# 同义异形

东抹西涂
涂东抹西

# 出处

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 引证

1、我从前曾经要学画两笔山水,东涂西抹的,闹了多少时候,还学不会呢。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七回

2、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近代梁启超《新民说》第二节

3、东涂西抹窃时名,一线微官误半生。

金末元初元好问《自题写真》诗

4、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妆。

宋陆游《阿姥》诗

5、正如市倡东涂西抹,忽见谢家夫人萧散,自有林下风采,亦复可喜。

宋陈善《扪虱新话·东坡山谷诗可谓画本》

6、本寺近日来了一个疯僧,最喜欢东涂西抹,想必是他写的。

清钱彩、金丰《说岳全传》第七十回

7、宋“四灵”之论五律曰:“一篇幸止四十字,再加一字,吾未如之何矣!”金源党竹溪之论七律曰:“五十六字皆如圣贤,中有一字不经炉锤,便若一屠沽子厕其间也。”语皆名隽,可为东涂西抹者下一针砭。

清梁章钜《浪迹丛谈·郭频伽论诗两则》

8、人面前一般抬举他,把些脂粉东涂西抹,也哄过江湖弟子,觅些钱钞。

明郑若庸《玉玦记·入院》

9、东涂西抹非无意,皱面朱铅太不宜。

宋陆游《山房》诗

10、几许春风,朝薰暮染,为花忙损。笑旧家桃李,东涂西抹,有多少、凄凉恨。

宋辛弃疾《水龙吟·寄题京口范南伯家文官花,花先白次绿、次绯、次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