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闻鸡起舞”详细解释

闻鸡起舞 【wén jī qǐ wǔ】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承接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练武。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努力。

今义:后以“闻鸡起舞”谓志士仁人及时奋发。

闻:听到。
鸡:鸡啼。
起:起身,起床。
舞:舞剑,练武。

# 例句

1、为了考上重点学校,这个孩子决心闻鸡起舞,每天早起苦读。
2、我们要效法闻鸡起舞的精神,才能振奋抖擞。
3、他每天闻鸡起舞,刮风下雨不间断,大年初一也练习打拳。

# 成语故事

祖逖是东晋南朝时期第一个举兵北伐,决意恢复中原的著名将领,曾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祖逖出生于公元265年,卒于321年,是今天的河北涞水人。24岁那年,他乔居阳平(今河北大名县东北),认识了一个叫刘琨的人,并一起被官府任命为司州主簿,就是掌管文书簿籍的小官。说到刘琨这个人呀,也非等闲之辈。我们今天常说的“枕戈待旦”一词,就出自刘琨之口。 祖逖和刘琨两人均胸怀壮志,意气相投。他们经常住在一起,作彻夜长谈,相互勉励。他们深知,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必须做到文武双全、才华超群。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祖逖在博览群书的同时,十分重视习武。 有一天深夜,祖逖在梦中突然被鸡叫声惊醒,他展望未来,浮想联翩,再也睡不着了。于是,他叫醒刘琨说:“此非恶声也。”意思就是说,鸡叫正是对我们的提醒,为报效国家,应勤学苦练武艺。于是他俩便披衣下床,仗剑相对而舞。

# 近义词

鸡鸣而起
发愤图强
卧薪尝胆
奋发图强
自强不息
鸡鸣起舞

# 反义词

苟且偷安
苟且偷生
自暴自弃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 同义异形

鸡鸣起舞

# 出处

(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唐房玄龄等《晋书·祖逖传》

# 引证

1、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

宋松洲《念奴娇·题钟山楼》词

2、欢娱嫌夜短,惟求却日挥戈;寂寞恨更长,那计闻鸡起舞。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祝唐二赋》

3、当时,由北而南的士族官吏,一部分如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祖逖等是主张抗战恢复中原的,但多数只想偏安江南苟延残喘。

现当代王火《战争和人》(二)卷六

4、越石莫年扶风赋,犹解闻鸡起舞。恨不减、二三十岁。

宋刘辰翁《金缕曲》

5、虽伏枥千里,此志尚存,而闻鸡起舞之狂,不为世故消磨者无几矣夫。

元周霆震《送刘弘略远游序》

6、闻鸡起舞心还壮,造时势,先鞭不让。

清孙雨林《皖江血·兴学》

7、花,它那芬芳艳丽的色香与充沛的活力,令须发霜白的人,闻鸡起舞,不知老之将至。

现代曹靖华《花》

8、但要宣传这里的农民都闻鸡起舞,乐于从军,而知县呢,则亲自抚慰。

现代丁玲《真》

9、今见播逐,恐失人心,人心一摇,则有闻鸡起舞者矣。

后晋刘昫、赵莹等《旧唐书·韩滉传》

10、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金元好问《木兰花慢六首(其四)》

11、今当边报狎闻,羽书旁午,正忠员薪胆之会,主臣忧辱之时。闻鸡起舞,灭此朝食,正当其会。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