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热心公益,好主持正义,爱帮助别人。也形容人品行高尚。
比时宇内物力尚饶,固非今比,惟是急公好义,人有同心,厚积素封,何地蔑有,安见今之遂不如昔也?
明毕自严《覆陈兵科条议措饷疏》
1、方今饥馑臻,盗贼伏,一旦有事,若平,若赈饥,若募兵,若城守,皆赖吾辈拮据倡率,使急公好义者信从,而吝啬顽钝者不得不听,然后可为保全乡井之计。
清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二答某》
2、彼输财助赈者,急公好义,固不可不量加鼓励。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盘随笔·四·朱侍御奏疏》
3、雪岩观察捐款,改银万五千两,急公好义,可佩可钦。
清曾国荃《复李中堂》
4、兄台平日急公好义,难道眼下就不肯为拯救一城百姓着想?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三八章
5、此次由上海捐集巨款,来晋赈济,急公好义,已堪嘉尚。
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
6、急公好义之心萌,独立自存之志固。
现代鲁迅《集外集拾遗·破恶声论》
7、他知道好汉不要吃眼前亏,他的刚强、正直,急公好义,到今天,已经都没了用。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第二部五七
8、故此,他反得了急公好义,救穷济贫,温良慈悲的美名。
当代冯骥才《神灯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