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 【jiàn yì yǒng wéi】
褒贬褒义
结构连动
组合abcd
见:看到。
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勇:有胆量,敢做。
为:做,行,做事。
# 例句
1、他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地救下了那个落水的孩子。
2、小李的见义勇为行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他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3、这位路人看见有人抢劫,毫不犹豫地见义勇为,成功制服了歹徒。
# 成语故事
1993年8月,济南军区某部中士徐洪刚探亲期满乘车返队,在车上遇到几个歹徒在调戏一个女青年,并肆无忌惮耍流氓,徐洪刚这时立即见义勇为,毫不犹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多刀,他顽强地追赶歹徒,被授予英雄称号。
# 出处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 引证
1、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宋欧阳修《四朝国史本传》
2、丈夫见义勇为,祸福无预于己。
明宋濂《元史·廉希宪传》
3、虽困厄而处之泊如,然见义勇为,则又若不自知其力不足者。
清刘文淇《王峙亭先生家传》
4、公身短而癯,音如洪钟,目炯炯有光,其见义勇为,出于天性而未尝因以弋利。
清王荣商《先大父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