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徒有虚名”详细解释

徒有虚名 【tú yǒu xū míng】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述宾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徒:空。
有:表示领有(跟“无、没”相对)。
虚名:不符合实际的名声。

# 例句

1、有的说是名将风流,大都这样,有的说是文人狂态,徒有虚名
2、且自谋变以来,未曾经过大敌,与他旗鼓相当,一决胜负,所称士马精强,不过徒有虚名,毫不足惧。

#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北齐书·李元忠传》:“时州境灾俭,人皆菜色……元忠以为万石给人,计一家不过升斗而已,徒有虚名,不枚其弊,遂出十五万石以赈之。又见《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兵北伐,屯兵祁山寨中。忽然接到探报,司马懿领兵二十万,向祁山杀来。诸葛亮很吃惊,说道:“司马懿一定会夺取街亭,断我粮道,街亭虽小,却是咽喉要地,万一失守,就坏了大事。”马谡认为深通兵法,小小的街亭一定能守住,因此坚决请战,并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给他调拨两万五千精兵,并派上将军王平相助,叮嘱他处处小心,千万不得失误。   马谡和王平来到街亭,看到这里都是偏僻小路。马谡笑道:“丞相真胆小,这样一个地方,魏兵哪里敢来!”王平说:“虽说魏兵不敢来,我们也该在五路总口下寨,以防万一。”马谡却主张在路边小山上下寨。王平说:“当路下寨,敌兵无法偷过,如果屯兵山上,敌兵四面包围,如何应付?”马谡大笑说道:“兵法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敌兵敢来,定叫他片甲不留。”王平说:“这山是个绝地,敌兵如果断我水道,我军就乱了。”马谡说:“你不要乱说。孙子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敌兵断我水道,蜀兵必然死战。我熟读兵书,连丞相都经常向我请教,你为什么要阻挡?”王平仍然反对在山上下寨,马谡就拨给他五千人马,在离山十里的地方,扎下一个小寨,与山上大寨形成掎角之势。   司马懿兵到街亭,听说马谡在山上扎寨,便大笑道:“马谡只有虚名,是个庸才,诸葛亮用这样的人,怎能不误事!”司马懿布置妥当,驱动军马,一拥而进,把山的四面团团围住。马谡在山上望去,见魏兵漫山遍野,声势浩大,慌忙挥动红旗,命令蜀兵向下冲杀。蜀兵见魏兵势大,非常害怕,不敢下山。马谡大怒,斩杀蜀军二将。蜀兵惊惧,只好下山冲杀,但魏兵岿然不动,蜀兵只好又退回山上,马谡见情况不妙,命令紧闭寨门,等待援军。   王平带军来救,但兵员太少,被魏将张郃领兵挡住。山上蜀兵被围困了一天,又被断了水道,军心大乱。到了夜间,山南蜀军饥渴难忍,大开寨门,下山投降魏军。马谡禁止不住,心慌意乱。正在这时,魏兵又放火烧山,顿时满山通红,只听见魏兵一片喊杀之声。眼看守不住了,大势已去,马谡只好带领残兵,乘夜从山西杀下山去,慌忙夺路而逃,街亭失守。

# 近义词

虚名在外
名不副实
声闻过情
有名无实
徒有其名
虚有其名

# 反义词

名不虚传
名下无虚
名副其实
名实相副
当之无愧

# 同义异形

徒有其名
虚有其名
徒拥其名
徒负虚名

# 出处

时州境灾俭……元忠以为万石给人,计一家不过升斗而已,徒有虚名,不救其弊,遂出十五万石以赈之。

唐李百药《北齐书·李元忠传》

# 引证

1、我同他们一个也不认识……但多半都是说话有头无尾,慌慌张张,半生不熟,徒有其名的人物。

近代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一七章

2、久闻刘景升善善恶恶,特往谒之。及至相见,徒有虚名。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三五回

3、徒有虚名传齿颊,何来胜地足遨游。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三六回

4、于是有人建议最好送胡家裱店,说汤家裱店虽系祖传,但是近来徒有虚名,裱工实际不如胡家。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一五章

5、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

现代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6、〔司马懿〕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