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绳锯木断”详细解释

绳锯木断 【shéng jù mù duàn】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紧缩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以绳当锯,也能锯断木头。

比喻:比喻力量虽小,只要持之以恒,终能取得成功。也比喻小事日积月累,也会酿成大事。

古义:原比喻小问题积日累久也会酿成大问题。

今义:后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难以办到的事做成。

绳: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
锯:用锯把东西拉(Iā)开。
木:木料、木制品。
断: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

# 提示

含警示意。

# 例句

1、只要我们保持“绳锯木断”的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找到解决之道。
2、学术研究需要“绳锯木断”的耐心和毅力,只有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3、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我们应该学习“绳锯木断”的道理,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 成语故事

《鹤林玉露》中的故事描绘了张乖崖,这位宋朝崇阳县的县令,如何在当地社会风气败坏、盗窃频发的环境下,通过一次果断的行动整顿了风气。 在巡视衙门时,张乖崖偶然发现一名管理钱库的小吏神色慌张,经过搜查,发现其头巾中藏有一枚铜钱。经过审讯,库吏虽坚决否认偷窃,但张乖崖仍下令拷打。面对库吏的反抗和质疑,张乖崖愤怒地宣判:“一日一钱,千日千钱,正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你的行为虽小,但积累起来便是大问题。”于是,他下令将库吏斩首示众,以此警示众人。 这个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绳锯木断”,原意是形容小问题积累久了也会变成大问题。而现在,这个成语更多地被用来比喻,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做,即使力量微小,也能完成看似难以办到的事情。它也被用作“水滴石穿”,传达着同样的道理。

# 近义词

铁杵磨针
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驽马十驾

# 反义词

一曝十寒
虎头蛇尾
有头无尾

# 出处

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南北朝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〇

# 引证

1、尸子曰:“水非石之钻,绳非木之锯。”

宋佚名《太平御览·卷七六三·器物部·锯》

2、凡是想做出一番事业的人都必须有坚韧性,即所谓“绳锯木断,滴水穿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当代潘玉腾《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夫绳非木之锯,水非石之钻也,盖积渐使然耳。

明朱舜水《与奥村德辉书八首》

4、子孙不知祖父创业艰难,只道家家都是有的,不当钱财,当费固费,不当费也费,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只自日渐消磨,不久散失,如何守得他定?

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