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匕:古代取食用的勺子,形似羹匙。鬯:古代祭祀用的香酒。意思是施加于人的巨大威力使百里之内都受到惊动,可是主持祭祀者手持的匕鬯却安然无恙。
古义:原指宗庙祭祀不受惊扰。
今义:后用来指在易于发生混乱的情况下能够保持镇定肃静,而不失常态。
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商姬昌《周易·震》
1、束发登朝,匕鬯不惊于百里。
唐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
2、上游到沙市,下游到武穴,节节红旗飞舞,战火弥漫。只这武阳夏数十里周围算是“匕鬯不惊”,然而有人满之患。
现代茅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