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发聋振聩”详细解释

发聋振聩 【fā lóng zhèn kuì】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比喻言论文章有使人清醒感奋的作用。

发:引起;启发。
聋:耳朵听不见声音,通常把听觉迟钝也叫聋。
振:奋起;振作。
聩:聋。

# 例句

1、他的演讲发聋振聩,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

# 成语故事

清朝时期,英国舰船经常侵犯中国领海主权,以保护向中国输送鸦片的贸易,鸿胪寺卿黄爵滋忧心忡忡。他上《禁烟议疏》给道光皇帝,列举大量的数据与材料证明鸦片的危害,提出为了严禁鸦片,应不惜动用死刑,以达到发聋振聩的目的。

# 近义词

醍醐灌顶
震撼人心
当头棒喝
振聋发聩

# 同义异形

振聋发聩
震聋发聩

# 引证

1、此回为全书总序,煌煌大文,发聋振聩。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回评

2、朝廷提倡于上,同胞响应于下,我们这老大帝国,决然是有救的。不过民智不开,腐败依然,老先生,这发聋振聩的责任,便在我辈志士的肩头上了。

现代李劼人《暴风雨前》一部二

3、然而发聋振聩,救国拯民,吾当以杂志为先导。

当代赵汉卿《宣言书》

4、况我皇上雷霆之威,赫然震怒,虽愚顽之沈溺既久,自足以发聋振聩。

清夏燮《中西纪事·漏卮本末》

5、如洛钟之应铜山,蒲牢夜半鸣,足以发聋振聩。

清蕊珠旧史《京尘杂录·厂年玉笋志》

6、况我国家经学昌明,列圣御纂诸经,发聋振聩,昭如星日。

清张廷玉《清文献通考·经籍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