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对待这样的境遇(为困难、窘迫的),安然自得,毫不介意。也指对待烦剧事务从容镇定。
贤哉回也。
春秋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弟子等《论语·雍也》
1、他默默地工作,一点一滴,日以继夜。在讽刺、奚落、谣言中伤和人身攻击、政治和经济的沉重压力之下,处之泰然。
当代姚锦《时间》
2、老东山已松开孙若西,他平了平气,眼睛半闭,泰然处之,稳立不动。
当代冯德英《迎春花》第二二章
3、我自幼随父远任,出嫁后在京在外,频年宦海,受过多少舟车险厄,历过多少仕途倾轧,却自信以礼、自守以正,都觉处之泰然,从没这番惊疑恐惧。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四二回
4、胡杏早已立定心肠,倒也处之泰然。
现代欧阳山《三家巷》七〇
5、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
明宋濂、王袆等《元史·许衡传》
6、这个困难,今后必然愈来愈厉害。目前还有若干同志处之泰然,不大觉得,我们就有唤起这些同志提起注意之必要。
现代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7、然古之君子,一箪食瓢饮而处之泰然,未尝有戚戚乎其心而汲汲乎其言者。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七七·牧斋记》
8、江陵大府,雄据上流,表里襄、汉,西控巴蜀,南扼湖、广,兵民杂处,庶务从集,霆随事裁决,处之泰然。
元脱脱、阿鲁图《宋史·四五O·杨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