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卧不安 【zuò wò bù ān】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坐: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
卧:躺着。
不:表示否定。
安:安定;安宁。
# 例句
1、临近考试,他紧张得坐卧不安,生怕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
# 成语故事
姚僧垣精通医术。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原先就有气喘的疾病,加上身体水肿,导致呼吸急促,以致焦急、烦躁,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有人劝他服用决命大散,可是他的家人犹豫不决,于是去请教僧垣。僧垣不赞成服用决命大散,并直言如果想自行服用,就不要来问。说完就想弃之而去。但是在贺兰隆的儿子再三恳求,僧垣开了处方,贺兰隆服用两剂,病就全好了。后来“坐立不安”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焦急、烦躁,心神不宁的样子。
# 出处
先有气疾,加以水肿,喘息奔急,坐卧不安。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姚僧垣传》
# 引证
1、这时我既担心陈梓的安全,又顾虑会连累唐老板和农会的同志们,一时真是提心吊胆,坐卧不安。
近现代彭绍辉《绿色的山冲》
2、盖州郡用度犹可支吾,最是上供纲运,拖下两年不起,令人坐卧不安。
宋朱熹《答吕伯恭》
3、一连数日,神思恍惚,坐卧不安。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六
4、房中思想,坐卧不安。
唐慧能《坛经·行由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