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呆若木鸡”详细解释

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偏正式成语

# 基本释义

基本: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古义:原意是已训练好的斗鸡,听见别的鸡鸣叫时,镇定自若,跟木雕的鸡一样。

今义:后用“呆若木鸡”形容呆笨或因恐惧、惊讶而发呆的样子。

呆:傻,发愣的样子。
若:像。
木鸡:比喻呆笨或发愣之态。

# 例句

1、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他呆若木鸡,完全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2、看着屏幕上突然弹出的中奖信息,他呆若木鸡,直到几秒钟后才回过神来。 面对老师的严厉批评,他呆若木鸡,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成语故事

《庄子·达生篇》中有这样一个寓言:古时候人们很喜欢斗鸡的游戏,一个叫纪渻子的人专门为国王训练斗鸡,准备参加搏斗。过了十天,国王问纪渻子:鸡已经训练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麽底气。又过了十天,国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十天,国王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再过了十天,纪省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虽然偶尔还叫几声,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国王于是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没想到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还没有交手就都掉头逃走。

# 近义词

目瞪口呆
瞠目结舌
张口结舌
泥塑木雕
呆头呆脑
目怔口呆
膛目结舌
蠢若木鸡
呆如木鸡

# 反义词

神色自若
神态自若
泰然自若
镇定自若
若无其事
面不改色
神意自若
活泼可爱

# 同义异形

呆如木鸡

# 出处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战国庄子《庄子·达生》

# 引证

1、那夜郝立宿,登城望秀成军,只见灯火烛天,相连十余里,计数不下十余万,不觉心胆俱裂,呆若木鸡,目定舌稿,不能说一话。

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三三回

2、呆若木鸡,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

现代曹禺《日出》二幕

3、有时主人方在厕上,客人已经升堂入室,回避不及,应接无术,主人鞠躬如也,客人呆若木鸡。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客》

4、孰不知到得办事处,冯德麟竟然不予接见 ,张作霖气了个呆若木鸡。

当代唐人《北洋军阀演义》第二一回

5、惊惶不定,举首瞻顾,则在萧条斗室中,妻煎茗于鼎,正作苍蝇鸣也。凝神良久,呆若木鸡。妻不解所为,莞尔问故,卜详告梦境。

清王韬《淞滨琐话·梦中梦》

6、新郎西服笔挺,呆若木鸡。证婚人语言无味,介绍人嘻皮笑脸,主婚人形如木偶,隆则隆矣,重则未必,更不能算简单。

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婚礼》

7、切斯特顿明白无误地听懂了这句话,像是屁股上被谁猛砍一刀,顿时呆若木鸡。

当代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二六章

8、人们第一眼看见将军的时候,都吃惊得呆若木鸡。

当代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

9、还是皇后的眼灵,见槐树下隐隐有人站着,便令宫女到树林内去搜寻,宫女跑到多尔衮面前,他还呆若木鸡地站在那儿。

当代王浩沅《清宫秘史》第一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