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原璧归赵”详细解释

原璧归赵 【yuán bì guī zhào】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谓原物归还,并无损失。

原:最初的,开始的。
璧:玉器名。扁平、圆形、中心有孔。边阔大于孔径。古代贵族用作朝聘、祭祀、丧葬时的礼器,也作佩带的装饰。
归:归还。
赵: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赵烈侯与魏、韩三家分晋,建立赵国。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及河北西南部。后也泛指其所在地区。

# 例句

1、经过警方的不懈努力,终于追回了那幅被盗的国宝级名画,并将其原璧归赵,交还给了博物馆,让文物得以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2、经过多轮谈判,双方达成协议,被扣押的货物得以原璧归赵,双方关系也得以缓和。

#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赵王因宦者令缪贤推荐,召见蔺相如,并且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蔺相如不想使秦国有攻打赵国的借口,主张送和氏璧到秦国去,完成与秦国十五座城池的交换。并说:“君王如确定没有合适的人选,我愿意带著和氏璧出使。秦国真的给城,璧就留给秦国;不给,我会将和氏璧完好的送回赵国。”于是赵王派他带著和氏璧西行入秦国。到了秦国,蔺相如发觉秦王并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于是在秦王欣赏和氏璧时,假意的说璧上有瑕疵要指给秦王看。等和氏璧回到他的手上,立刻后退了几步,倚柱而立,气得头发竖立,顶起帽子,便以要击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秦王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他斋戒五天的要求。蔺相如就趁著五天的缓冲时间,暗中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发觉,已经来不及挽回,为了显示自己的度量大,只好放蔺相如回到赵国。“完璧归赵”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物归原主。

# 近义词

合浦珠还
珠还合浦
物归原主
完璧归赵

# 同义异形

全璧归赵

# 引证

1、〔你〕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原璧归赵么?

清王浚卿《冷眼观》第十八回

2、黛玉把金锁褪下,送还宝钗,原璧归赵。

清归锄子《红楼梦补》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