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高屋建瓴”详细解释

高屋建瓴 【gāo wū jiàn líng】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高屋顶上往下倒瓶子里的水。形容处于居高临下的形势,发展迅速,毫无阻碍。

高: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
屋:房子;房屋。
建:倾倒。
瓴:水瓶。

# 易错

“瓴”不可写作“领”;注意"瓴"读líng,"瓴"右边是"瓦"。

# 例句

1、高屋建瓴的看待问题是成功的关键,只有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更好的把握未来。
2、高屋建瓴,才能以全局的视野和更广阔的思维,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 成语故事

西汉初年,刘邦刚平定了天下,就听到大将韩信准备谋反的消息。刘邦一向怕韩信本领大,不好对付,现在又听说他准备谋反,因而非常害怕,便召集大将周勃、樊哙、灌婴等人商量对策。这些大将都极力主张用武力征伐。刘邦又去请教陈平。陈平反对,他说:“韩信和其他的将军不一样,如果他真的叛乱,没有人能抵挡住他。皇上不如假装游云梦,让诸侯来陈城朝见,只等韩信一到,便叫武士捉拿住他。”刘邦于是采纳了陈平的计策,假装游云梦,打发使者通知诸侯到陈城会见。当时,韩信并没有叛乱,因此他得知后就前来朝见刘邦,结果被刘邦捉拿。刘邦把韩信带到了洛阳,一面准备惩办他,一面又下令大赦天下,以表明自己的德政。大臣们听到要大赦天下的消息,都向刘邦道贺。一个叫田肯的大夫祝贺说:“皇上逮住了韩信,又收复了三秦,建都关中。三秦幅员辽阔,山河相隔有数千里之远。秦地兵员众多,地势极其险要。以此来加兵于诸侯,必将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此外,皇上还收复了齐地。三秦和齐地都是极其重要的地方,除了嫡亲子弟以外,皇上千万不可把这两个地方封给别人啊!”刘邦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三秦和齐地都是韩信当年打下来的。田肯名为祝贺,其实是替韩信说情来了。况且,说韩信造反,也没有真凭实据,如果杀了韩信,反而会遭致众人的议论。于是刘邦便免了韩信的罪,封为淮阴侯。

# 近义词

居高临下
建瓴高屋
高层建瓴
高瞻远瞩

# 反义词

螳臂当车
蚍蜉撼树

# 同义异形

建瓴高屋

# 出处

(田肯说高祖曰)秦,形胜之国……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八

# 引证

1、我们研究它是为了避免那种萝卜擦一段啃一口的做法,以高屋建瓴的姿态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当代佚名《文汇报》1991.12.18

2、谓画江以东,不足以究中流击楫之志;而分陕以西,粗可以成高屋建瓴之形。

宋李曾伯《代通兴元丁帅》

3、公疾引兵万五千人,先登柏嵩岭,俯阚琏巢,如高屋建瓴。

明张萱《西园闻见录·将略后》

4、带得宣府精兵二千……高屋建瓴,挂帆东下,克了石首,又克嘉鱼,直薄武昌城下。

清魏秀仁《花月痕》四六回

5、这些形象大都是从战争年代的叱咤风云的指挥员们身上脱颖出来的,具有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和高屋建瓴的雄才大略。

现当代古华《话说〈芙蓉镇〉》

6、这种……生活样式,正如高屋建瓴水,它的影响会迅速地伸张到各处。

现代朱自清《那里走》

7、毛主席洞察全局,高屋建瓴,在指导革命战争中所表现的那种非凡英明和伟大气魄,是史无前例的。

现当代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

8、鲸翻鳌负倚江潭,天险由来客倦谈;高屋建瓴无计取,二梁刚把当淆函。

宋曾极《天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