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革故鼎新”详细解释

革故鼎新 【gé gù dǐng xīn】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今义:后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

革:革除,改变。
故:老,旧,过去的,原来的。
鼎:正当,正在。
新: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

# 易错

“革故鼎新” “破旧立新”多用于国家制度、风俗习惯、思想观点等;“推陈出新”多用于新旧变易的事物。

# 例句

1、教育改革需要革故鼎新的精神,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教育。
2、面对行业内的激烈竞争,这家公司决定革故鼎新,重塑企业文化,提升产品质量,以此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革故鼎新的勇气,敢于摒弃过时的观念和技术,采用创新的方法和思路来推动社会发展。

# 成语故事

禹,姒姓夏后氏,身为夏朝的开国君主,他承袭了伏羲与黄帝铸鼎的古老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了新的意义与辉煌。他利用九州进贡的铜材,精心铸造了九尊气势磅礴的巨鼎,鼎身之上刻画着各州所特有的有害生物与恶兽神怪,以此作为警示,告诫民众避开这些潜在的危险。 这九鼎不仅是大禹与九州子民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更是他顺应天意、执掌天下的象征。九鼎代表了九州,象征着夏王作为九州之主的崇高地位,以及天下一统的宏伟景象。在商朝时期,鼎的使用变得极其严格与神圣,士人可用一鼎或三鼎,大夫则有五鼎之荣,而唯有天子,才能享用九鼎之尊,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逐渐成为了国家政权的神圣象征,被尊为获得“天命”的传国宝器。 夏朝覆灭后,九鼎随之迁往商朝;商朝衰亡,鼎又辗转至周。直至周成王,九鼎正式在郏地定鼎,象征着天命所归,王朝新纪元的开启。 《周易·杂卦》中记载:“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此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变革与鼎新的深刻内涵:变革意味着摒弃旧有的束缚,而鼎新则象征着迈向全新的时代。这正是成语“革故鼎新”的源头,它寓意着破旧立新,勇往直前。亦可作“鼎新革故”或“革旧鼎新”,皆用以表达推陈出新、勇往直前的决心与勇气。

# 近义词

革旧鼎新
除旧布新
破旧立新
推陈出新
吐故纳新
弃旧图新

# 反义词

抱残守缺
因循守旧
陈陈相因
一仍旧管
保残守缺
因循苟且

# 同义异形

革旧鼎新
鼎新革故

# 出处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商姬昌等《周易·杂卦》

# 引证

1、夫以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丧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

唐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赐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文真公姚崇神道碑》

2、必有信下之志而后为改上之命,则命无不行,而革故鼎新之治成矣。

唐吕岩《吕子易说》卷下

3、盖陛下有爱民无穷之念,而二三大臣无仰承善体之忠,不惟不能施恩泽于民,而且不能尽革故鼎新之美。

明海瑞《海瑞集·上·京 官时期·乞正赦款疏》

4、看我中华跃上游,革故鼎新事事侔。

当代陈毅《示儿女》诗

5、今年四月一日,皇帝始亲决万机,革故鼎新。

宋石介《上郭殿院书》

6、毋犯雷霆,当效革故鼎新之意。

元、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八〇回

7、今日之事,无异革故鼎新,吾人更应该提倡尚武精神。

现代李劼人《大波》三部九章

8、御政之首,鼎新革故。

汉魏伯阳《参同契·君臣御政章》

9、清室不竞,外患迭乘,此时不革故鼎新,万不能挟强返弱。

近代蔡东藩《清史演义》第八六回

10、自1949年革故鼎新,琉璃厂变化很大,庙会渐渐消亡,书籍、书画、古董等商店渐渐减少、归并。

现当代张中行《负暄续话·我的琉璃厂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