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毁骨立 【chái huǐ gǔ lì】
褒贬中性
结构紧缩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身体毁坏,骨瘦如柴。形容居丧时过分悲痛。
柴:如木柴一样。
毁:哀毁,
骨立:消瘦到仿佛只剩下骨架。
# 例句
1、自从他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整个人就变得柴毁骨立,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 成语故事
《北史·陈孝意传》中记载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隋朝时期,司法书佐陈孝意因其公正无私和孝顺的品行而为人所敬仰。在他父亲去世后,陈孝意毅然辞官归家,全心守丧。丧期满后,虽应朝廷之召出任雁门郡丞,但他仍保持着丧期的生活习惯,每日斋食素餐,清心寡欲。因思念父亲,他常常哀伤不已,有时悲恸到昏厥的地步,身体因此变得骨瘦如柴。人们目睹此景,无不为他的孝心所动容。
这个故事正是成语“柴毁骨立”的出处,用以描绘居丧期间因过度悲痛而形销骨立的状态。
# 出处
至是哀感过甚,殆无以自存,食饮淡薄,且不以时进。比葬,柴毁骨立,竟用是得疾。
金元好问《沁州刺史李君神道碑》
# 引证
1、在郡菜食斋居,朝夕哀临,每一发声,未尝不绝倒。柴毁骨立,见者哀之。
唐李大师、李延寿等《北史·陈孝意传》
2、况乎溺情豚酒,不改平素,虽复时一呕恸,岂能柴毁骨立乎?
唐刘知几《史通·暗惑》
3、及母终,柴毁骨立,居墓次积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王接传》
4、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王维传》
5、治丧一循古礼,布苫柩侧,取石为枕,不解衣而卧者三月……二年弗御酒肉,柴毁骨立。
明宋濂《故宁海郭君妻黄氏墓铭》
6、及父母既殁,居忧泣血,柴毁骨立,躬自建冢,高数寻。
唐无名氏《唐吴郡张常洧纪孝行铭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