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哀毁骨立”详细解释

哀毁骨立 【āi huǐ gǔ lì】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因果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尽孝道的人在居丧期间因过于悲痛而骨瘦如柴。

今义:后用来形容孝子在守孝期间非常悲哀。

哀毁:因过度悲哀而毁伤了身体。
骨立:身体瘦弱得只靠骨架子支撑着。

# 例句

1、自从他得知亲人离世的消息后,便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每日哀毁骨立,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
2、那位年轻的母亲,因为孩子的突然病逝,哀伤过度,每日以泪洗面,身体也日渐消瘦,几乎到了哀毁骨立的地步。

# 成语故事

韦彪是后汉时人,字孟达,是有名的孝子。汉章帝时,累官大鸿胪。他孝顺父母,完全出于诚心,而不是为了尽孝道之礼。他的父母先后死了,他都带孝三年,不出房门。对父母的死,他很悲痛。他不仅在形式上表示孝道,而是从心里哀悼父母。三年孝期过后,他瘦得不象个样子,就成了个骨架子,人都变形了。后来经过好多年的医治,才恢复健康。就因为他身体弱,做官时常生病,最后病死在职上。

# 近义词

无肠可断
哀毁瘠立
形销骨立
柴毁骨立
肝肠寸断

# 反义词

哀而不伤
眉开眼笑
满面春风
笑逐颜开

# 同义异形

哀毁瘠立
柴毁骨立

# 出处

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

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韦彪传》

# 引证

1、张志宽为布衣,居河东,隋末丧父,哀毁骨立,为州国所称。

唐刘肃《大唐新语·孝行》

2、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3、及冬,遭大故。孝廉恸绝者屡矣,赖救得苏,哀毁骨立。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

4、汤斌便开始学医,穷研药性,可是他父亲还是去世了。这在汤斌是个无与伦比的严重打击,朝夕流涕,哀毁骨立。

清高阳《清官册》

5、母舅欲与议婚,修元再三推阻,父母重丧,哀毁骨立,安忍留心。

明香婴居士《麹头陀传》七

6、〔崔浑〕丁母艰,勺饮不入口,哀毁瘠立。

唐张鷟《朝野佥载·补辑》

7、蘧公孙哀毁骨立,极尽半子之谊。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8、以父忧去职,居丧尽礼,哀毁骨立。

唐李百药《北齐书·陆卬传》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