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态度和蔼可亲;也指一派温暖的气息;也形容充满和睦融洽的气氛。
今义:后多用以形容态度十分和蔼。亦指无原则地与人和气相处。
明道先生坐如泥塑人,接人则浑是一团和气。
宋谢良佐《上蔡语录》卷二
1、明道(程颢)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
2、庆兆三阳开泰,散作一团和气,无地不春风。
宋马伯升《水调歌头》
3、吴用道:“王头领待人接物,一团和气,如何心地倒恁窄狭?”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九回
4、作惯了生意,他的脸上永远是一团和气,鼻子上几乎老拧起一旋笑纹。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一
5、东坡是个风流才子,见人一团和气。平昔与徐伦相爱,时常写扇送他。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
6、待下人一团和气,若再思要打要骂,他只是从中解劝,从来不侵人冷水。
清天花才子《快心编二集》一〇回
7、秀秀对街坊邻里一团和气,不笑不开口,又热心助人。
明李明性《故园》七四
8、尊卑有序,俺一团和气霭门闾。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一折
9、虽然他一走总算美中不足,可是大家必会在他走后一团和气的吃几杯酒。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六五
10、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
现代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
11、在合适的时候,向小组长指出他的职责就行,不要公开批判,有伤和气——当然他不主张一团和气。
现代杨绛《洗澡》二部一五章
12、看纵横才美,雍容谈笑,一团和气。
宋杨无咎《选冠子·许倅生辰》
13、既民胞物与之同然,岂推食解衣而不可?……分我一团和气,奈他千载岁寒。
明郎瑛《七修类稿·三二·诗文类·化绵衣疏》
14、海燕春归,江鸿秋迈,到头总是恩和爱。佳期约在白云间,一团和气春如海。
宋陈德武《踏莎行》
15、虽是两家合成一家,倒过得一团和气。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