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识字不多。
今义:后遂称稍为认得几个字,读过几天书的人为“略识之无”。
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1、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因为艳羡那些斗方名士,要跟着他学,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也送去登报。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
2、“略识之无而已。别的不敢说。”木兰觉得宝芬是存心谦虚。
现代林语堂《京华烟云》三十三章
3、任管理人员及术科教练等工作的助教们,却多半是弁目训练班一类出身,略识之无的老粗,学生难免有些瞧不起他们。
当代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第三章
4、[我]准备把日本侵华的无数事件……编成一册《漫画日本侵华史》,照《护生画集》的办法,以最廉价广销各地,使略识之无的中国人都能了解,使未受教育的文盲也能看懂。
现代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秋》
5、略识之无便目存,生平未上学堂门。
清赵翼《瓯北诗钞·绝句二·题岫云女史双清阁诗本五首(其四)》